重新认识 GTD | 如何科学地认识和使用 GTD 时间管理法则
![思维导图](重新认识-GTD-如何科学地认识和使用-GTD-时间管理法则/GTD 最终版思维导图.png)
第一节 | 重新认识 GTD,把事情做好,而不是把事情做完
GTD 所强调的是“把你需要做的事情列出来,并处理它”
GTD 的基本理念:真正的生产力不应该通过实现的计划目标的数量来衡量,而应该由本质上有价值的结果来衡量。
人在短期内只能记住有限数量的事物,且要从长期记忆当中精准地获取信息是非常困难的。从另一方面来讲,过于混乱的待办事项会让你的大脑陷入某种失控感当中,随之而来的,就是焦虑、拖延、感觉压力山大。而利用外部存储器,解决这一问题,可以让大脑重新拥有这种掌控感,伴随而来的幸福感也就随之上升。
第二节 | GTD 的具体流程,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尽可能去理解
GTD 几经改版,初版当中为收集(Collect)、整理(Process)、组织(Organize)、计划(Plan)、执行(Do)。现在为捕获(Capture)、明晰(Clarify)、组织(Organize)、回顾(Reflect)、执行(Engage)。
新的版本更强调几件事:一是主动性,主动捕获,而不是简单收集;二是强调结果,需要明晰,而不是简单整理;三是在计划的同时,更强调回顾;四是执行更强调与执行对象的密切联系,而不是简单地做。
- 捕获
把所有你遇到的大小事情都捕获在一起,装进你的**收集箱(Inbox)**当中
- 明晰
明晰的方式,就是一件件拎出收集箱当中的东西,每一件都问自己五个问题
- 组织
- 回顾
回顾你的所有清单,查出错漏,以及检查你的安排是否科学。
- 从收集箱出去的项目永远不要再放回收集箱;
- 项目清单中的事项需要你主动将其拆解,步骤,并为其谋划执行方案,把大项目拆解成小步骤,并分解到其他清单当中。记住 GTD 的第二大目的,随时随地都明确地知道,下一步应该做什么;
- 要特别保障等待清单、可能清单、回收箱三个分区当中的回顾,主动确定等待清单是否被完成、回收箱和可能清单中的事项是否有变动(变成可执行或其他);
- 日历或提醒事项应用中的提醒是否恰当,比如下个月末要完成论文是 Deadline,但是否应该这个月就提醒自己,并且分解开来?
- 为第四步腾出专门的时间,比如每天、每三天或每周、每月。
- 执行
执行和回顾,也不是两个完全分开的步骤。在具体执行过程当中,就已经在进行回顾,特别是对于项目清单当中的事项来说。执行,是 Engage,而不是 Do,换成人话就是,你需要去 “拿结果”,而不是做了 “等结果”。
第三节 | GTD 的具体实践 —— 从七张白纸开始
将所有需要做的事情列入收集箱,来达到 GTD 的第一个目的:清空你的大脑。让它不再因为有一大堆的事情塞满脑子,而混乱,焦虑。第二个目的,就是让你随时都知道,你的下一步,应该做什么。
第四节 | 收集箱当中的事情如何放进其他分区?
把收集箱当中的事情,根据实际情况分别放入其他的分区当中,所用到的依据,就是第二节当中,我们提到的那五个问题。
- 执行清单:可行动、可一步搞定,无特定开始时间(有 DDL)
- 等待清单:需要别人(配合)做的事,目标是事情被完成而不只是等待。善意的两次提醒,可以配合立刻做和日历提醒
- 项目清单:一系列多个一步搞定的步骤
- 可能清单:仅仅只是想,不确定性,没计划
- 参考资料
- 回收箱:当下不用再处理,以后可能需要?
- 日历/应用:有确定开始时间
GTD 的第二个目的,是让你知道,你的下一步行动是什么。经过你的一番整理,这七张纸上,可能就剩下了这些事情;而你的日历上已经安排好了你需要做的其他事情。对于大部分的事情,你基本上都已经知道了,下一步行动是什么了。
有特定日期的,已经被安排进了日历或日程应用当中;
没有特定日期的,可以一步搞定的,在执行清单当中,你只需要专门为它们安排时间去做,比如,此刻没有安排,就此刻做;
项目清单中的项目明显是不可能一步完成的,就得专门为它做计划、做方案。做计划、做方案,也是你的下一步行动。
第五节 | 如何回顾,以及如何为执行清单排序?
经过之前四节,完成了捕获、明晰、组织,每件事情似乎都有它自己的归属了,下一步,我们要做的,是回顾。
放在日历当中的事情,我只需要到时候做就行了;可能清单当中的事情短期内不会发生什么改变;等待清单当中的事情到特定时间去确认就好了;项目清单中的这两件事 —— 制作思维导图公开课、读完 Graphic Organizers ,它们的下一步行动就是写方案,但我们居然没有在整个流程当中体现。所以,正确的做法是,我们不仅需要知道,项目清单中的事情下一步是什么,还得把下一步直接规划到执行清单当中。
因此,在执行清单当中,也要写上,“写思维导图公开课方案”、“做 Graphic Organizers 阅读计划”。回收箱、参考资料是空的,暂时不管它们。
通过这种回顾,我们要达到的,还是那两个目的 ——①清空大脑,让它不慌乱;②明确知道下一步是什么。回顾,会让你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你的处境,从而更有信心去处理任何事情。
关键问题是:执行清单这一大堆事情,我到底先做哪个后做哪个?
在还没完全掌握 GTD 法则之前,我希望先你放弃四象限法则,也暂时不要去管 “要事第一” 背后到底都有哪些原则、原理。你只需要着眼于眼前这些执行清单,并且用两个简单的基本原则,为它们排序。
- 原则一:你不可能完成所有的事情
GTD 的本质不是把事情做完,而是把事情处理好。所以,请不要以为列出了这些清单,你就必须做完所有事情。
而关于执行清单,你只需要尽可能地去做完所有事情。这种尽可能,有两个前提:
- 要保障你有充足的睡眠、健康的身体
- 不以牺牲你合理的人际关系、个人幸福感为前提
- 原则二:尽可能做距离你目标更近的那件事
看着你的执行清单,它们目前是没有任何顺序的,你要做的事情就是按照你的目标权重来排序。哪个距离你的目标更近,你就把它放在靠前的位置。
这里的目标类似于史蒂芬・科维的 “要事第一”,倾向于先做那些对于自己长远来看有价值的事情。可能做这件事对当下作用不大,但是持续下去可能会对以后的人生产生很大的影响。
第六节 | 如何才能不饿死猫 —— 执行清单四大注意事项
要根据自己的目标,把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,用这种方式来排序。因为用难易程度来排序,通常可能因为琐事太多,让你迟迟做不了重要的事情,也就离你的目标、乃至理想生活状态越来越远。
- 做计划、做方案是每个人的必修课
害怕做计划、做方案,其实并不是因为它本身有多难。而是,我们的家庭教育、以及应试教育帮我们决定了,从小应该学什么、做什么。大多情况下,路径是被规划好的。我们很少去思考、去学习一些最基础、最本真的东西。
“怎么办?”
“怎么做人生规划啊?”
“怎么找到人生目标啊?”
你回答不上来,因为你曾经跳过了无数个 “为什么”、“怎么来的”。你看似从不同的地方学到了不同的知识,但却丢掉了更宝贵的东西 —— 智慧。
做计划、做方案是每个人的必修课。如果你意识到这一点,即便从前没有任何经验,现在开始也不晚。它不是说,你一开始就得做出多么好的方案,而是你在有这种意识的情况下,愿意去做,并且一次比一次有哪怕一点小小的进步。
- 做好时间预估
在自己的执行清单上,给要做的事情做一个时间预估,并把时间标记在后面。
工具书,做计划是为了更好的实际效果,带有强目的性;而如果是诗歌、小说等文学作品类,你不一定要做计划,你可以慢慢品、慢慢读,或者略读然后忘掉,都可以;
- 为特别事件预留时间
在上一小节当中,我们说,尽可能去做完所有的事情,是有前提的:你要保障自己有充足的睡眠、健康的身体,而且不能牺牲合理的人际关系、个人幸福感。
第七节 | 高质量、高效率完成执行清单的三个方法
- 打破负罪感幻觉
我们经常会陷入的一种状态就是,明明正在专注做某件事,突然,一条来自客户、导师或者朋友的信息,又或者某个突发事件引起你的兴趣。你自然而然就会去处理。如此一来,你的工作流就被打断。
假如朋友突发紧急情况,不得不需要你的帮助,而你不去。当良心过意不去的时候,那种感觉就叫负罪感。而如果朋友明知你手头上有重要的事情要做,而非要带你来一局游戏,那种害怕拒绝而不被当作朋友的感觉,我把它称为负罪感幻觉。
要把执行清单中的事情做得更高效,最好打破这种负罪感幻觉。消息可以之后再回;电话可以稍后再打;决定可以晚些再做;即便是他人突然交给你的任务,十有八九也并不需要立即处理。
第八节 | 全局复盘,以及 GTD 的五个流程分别在什么时候做?
GTD 的全局复盘
- 捕获
首先,我们将需要做的所有事情,无论大小,统统放进收集箱当中。
- 明晰
然后对每一件事情,都问自己那五个问题,并据此分别放进可能清单、项目清单、等待清单、执行清单、参考资料、回收箱,以及日历当中。
- 组织、回顾、执行
其中,日历当中的事项根据具体的日期执行即可;可能清单中的事情在某一天也许可以做了,但当下一般不会有任何变动;对于项目清单当中的事情,我们需要问自己,下一步行动是什么,并且把下一步行动也列入执行清单当中;对于等待清单当中的事情,我们需要标明等待的具体事项,以及时限,并且等待清单列出的那一刻,还可能出现某个执行事项,也将它放进执行清单当中。
两个原则(执行清单排序):一是,你不可能完成所有的事情;二是尽可能做距离你目标更近的事情。
**三种方法(提高处理执行清单质量和效率):**一是,一次只处理一件事情;二是利用番茄时钟让自己更专注;三是打破负罪感幻觉。
**四个注意事项(执行清单):**第一,能被放进执行清单的,都是对你来说可以一步搞定的事情;第二,做计划、做方案是每个人的必修课;第三,为每件事情做好时间预估;第四,为特别事件预留时间。
我什么时候收集?什么时候明晰?什么时候组织?什么时候回顾?什么时候执行呢?
如果把一个或多个事项看成主体,我们确实是先把它收集起来、然后看它符合哪个分区,也就是明晰;之后再把它放到对应分区,也就是组织…… 问自己下一步行动是什么,也就是回顾;再然后执行。刚好就是 GTD 的五个步骤。但是这五个步骤是以事项为主体,时间管理、任务管理的主体是人,是你自己,而不是一件一件的事项啊!
下图这一张表格,不管你横向还是纵向去看,都是 GTD 的步骤。但不同的是,横向是以事项为主体的 GTD 执行步骤;而纵向才是以执行者,也就是以你为主体的执行步骤。我希望你通过这张表,在掌握每件事情去向的基础上,掌握自己的对这些事项的主动控制权、掌握自己的时间安排。
- 事项收集
对于学生党来说,这节课就得做完这份测验;今天就得完成这篇论文 / 作文,类似这些事项,是建立在一套成熟的教育体系和学科安排当中的。也就是说,对这些事情来讲,你根本就不需要 GTD ,或者说,根本就不需要 GTD 前面那些繁复的步骤,它就应该在你的执行清单当中,并且排序在执行清单的前端,去做,并且做好就可以了。
但是对于研究生来说似乎并非绝对正确,有些活干了并没有什么卵用。
你最好问问自己,这些事情真的就立刻需要做吗?如果不是,你也许可以主动提出来,是否可以延期,并提出具体的完成日期和时间。
- 每日回顾
把回顾作为每天的第一件或者最后一件事情,进行一次梳理
当你进行回顾时,明晰、组织、执行都是同时进行的。我在表格当中标注了序号,方便按照顺序来理解。
把原先的的 GTD 流程更改为这种,变被动为主动,为等待清单、可能清单、项目清单当中的所有事情,都制定下一步行动。
针对项目清单,问自己下一步是什么,并把下一步放进执行清单;如果步骤复杂,你的下一步就是专门写计划、做方案,然后再下一步应该做什么,就你的计划或方案中;
针对等待清单,不止要写下等待事项,还要明确等待的下一步是什么,主动拿结果;
针对可能清单,也尽量不要被动地等待它发生的时机,而要自己主动去思考,这件事可行性有多大。把思考这件事,也放进执行清单。
- 事项处理,也就是执行
执行的内容只有两大块。一是日历当中的事项,严格按照日期执行;二是按照目标排序高效处理执行清单。
- 每周回顾
你可能在很多地方都听说过要每天回顾、每周回顾。但每天回顾什么?每周回顾什么?它们的区别是什么?对这些问题可能很少主动去了解。这里重点要讲的就是,区别。
每天回顾重点是回顾 GTD 的分区、回顾步骤。而每周回顾主要有两个大的目的:一是查漏补缺,以保证万无一失;二是相比平时的被动收集,它要更加主动。
第九节 | 参考资料的意义和筛选标准
关于回收箱,你真的不用太在意,它和你电脑中的回收站、废纸篓是同一个功能。一件事可以因为没有任何意义、不需要做而扔进回收箱,也可能因为某些变化而可以做了。
第十节 | 如何选择你适合你的 GTD 工具?
参考链接